蔡宗乃名师工作室青田温溪高中送教纪实?xml:namespace>
青田,在我心里,这是个洋溢着书卷气的名字,闻之,令人仿佛诗书满怀。这次能随蔡宗乃名师工作室来到这个神思已久之地,着实倍感惊喜。
清晨我们一行人来得比较早,于是就在校园里闲庭信步起来。校园依山而建,几条小路,也尽曲径通幽之妙,并不是很大的校园显得那么质朴无华。
不知不觉中,已到了上课时间。第一节是卢剑兰老师上的新授课《我国的经本经济制度》,第二届是徐渭涨老师上的学考复习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两位老师不负众望,各有千秋,展示了她们深厚的教学功底。课后评课环节更是精彩纷呈,大家都各抒己见,客观而公正地指出了两位老师的优点和不足。其中哲楷老师基于这两节课,谈了政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他认为渭涨老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知识点落实和形式上是不错的,而剑兰老师的讨论中,重、难点把握的好,逻辑性强。温溪高中的谢老师认为剑兰老师的课堂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渭涨老师的课,目标明确,结构严谨,前后呼应。而薇薇老师则针对渭涨老师提出的政治课堂中“有趣”与“有效”的关系问题发表了她独到的见解,她认为“有趣”与“有效”应该是统一的,而且必须是统一的,她进而指出从心理学角度指出,高中生的精神集中时间不会超过二十分钟,所以要“有趣”与“有效”,必须在这二十分钟内做文章。经常听蔡老师说一节课听下来,听大家评课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听到不同的声音,才能在一次次的观点碰撞之中成长。?xml:namespace>
今天的重头戏是下午蔡老师的讲座——《政治教师专业成长的“气质修炼”》
蔡老师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就如同他的课堂一样:厚重而大气,间或不经意的诙谐。使得整个讲座一气呵成,精彩的瞬间如同一个个美妙的音符,时时飘落到我们对知识干涸的心灵,又如同夏日里的微风,沁人心脾。蔡老师的讲座分为若干部分,我对第一、二的部分记忆尤深。首先,蔡老师讲了教师成长的意义:第一是时代的呼唤;第二是学校的要求;第三是自身的需要;第四是学生的需要;第五是教育的要求。这几个部分的讲解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鲜活的实例,听起来真是受益匪浅。其次,蔡老师谈到了教师的“气质”问题,一个教师是需要有些气质的,那么什么是气质呢?气质就是一个人作为教师这个特定角色所展现给学生的属于自身独特的个性特点,风格气度。气质是可以通过“修炼”达成的。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勤于反思,敏于修正,善于提炼,方可达成。蔡老师指出,一个教师应该具备一股静气,一身正气,一股侠气,一种大气,一团和气,一份灵气等十二种气质,而这十二种气质中,或许最难做到的就是“静气”,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能保持一颗恬静的心,安安静静在那里做学问,没有这个“气”,是做不到的。而蔡老师在三尺讲台上所取得的各种荣誉,和这个“静气”也是绝对分不开的。蔡老师也总是在强调积累,一个老师要保持一颗恬静的心境静静的成长,当时机到来之际,或许就是你“功成名就”之时。
最后“朱老总”对今天活动的点评总结,老总的总结看似信马由缰,其实是大繁至简,寓深意于朴实无华的言语当中——教师成长就是六个字:积累,思考,机遇。
张明志
2015/10/26